注塑廠告訴您注塑件后處理涉及哪些步驟
發布時間:2019-11-08 14:20 幫助了3683人
由于塑化不均勻或由于塑料結晶,空腔的取向和冷卻不均勻以及金屬嵌件的影響。不可避免地,注塑部件內部存在一些內應力,這些應力在使用期間引起注塑部件的變形和破裂。將來,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并且可以對塑料部件進行一些合適的后處理。常見的后處理方法有退火和兩種濕度處理。
退火處理是將注射成型部件放入恒溫加熱介質如熱水,熱油,熱空氣等介質中,并進行一段時間的熱處理。退火過程中的熱量可以加速塑料中大分子的松弛,從而消除注塑部件模塑后的殘余應力。退火溫度通常選擇并控制在高于注塑部件溫度10-20度和低于熱變形溫度10-20度。 。保持時間與塑料的種類和注塑部件的厚度有關。通常,可以根據約半小時的厚度來計算。當冷卻返回時,冷卻速度不應太快,否則會發生應力。
濕度控制,濕度控制是一種用于調節注塑件水分含量的后處理工具。它主要用于聚酰胺等高吸濕性,易氧化的塑料制品。除了在加熱條件下消除殘余應力之外,濕度調節處理還允許塑料部件在加熱介質中實現吸濕平衡,以防止在使用期間的尺寸變化。用于濕度控制處理的介質通常是沸水或乙酸鉀溶液,加熱溫度為100至121度。當熱變形溫度高時取上限,反之亦然限制,保持時間與注塑件的厚度有關,通常需要2~9h。
更多關于注塑廠告訴您注塑件后處理涉及哪些步驟您可直接掃碼添加下面微信咨詢